在中級注安《煤礦安全》的備考征途中,主要災害自救與互救的應對策略如同燈塔,照亮考生前行的道路。中科建安深知其重要性,將這一關鍵考點以多樣化的形式呈現給每一位考生,助力大家在沖刺階段查漏補缺,鞏固知識,以好的狀態迎接考試。
第十章礦山救護
第二節礦工自救和現場急救
考點一:主要災害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項(考頻 3 次)
(三)火災事故
1.在有煙霧的巷道里的避災自救
(1)在有煙霧的巷道里,停留避災或是建立避災場所的可能性一般不大。應當采取果斷措施迅速脫離現場,撤到有新鮮風流的巷道。
(2)在有煙霧的巷道里撤退時,必須及時戴好自救器(若自救器失效應捂濕毛巾)。
(3)在任何情況下都要盡量避免深呼吸和急促呼吸。如果巷道內有仍在送風的局部通風機的風筒、壓風管路等,要盡量利用這些條件。在沒有自救器或是自救器的使用超過了有效保護時間時,可以切斷或打開壓風管路的閥門或對著有風(但必須是新鮮無害的)的風筒呼吸;在避災硐室同樣可以利用這種條件供風送氣,既能供人呼吸和延長避災時間,又能提高避難場所的空氣壓力,防范有害煙氣的侵襲。
(4)根據感覺和觀察,迅速辨認方向及自己所處位置與周圍巷道之間的關系,要善于根據風流的大小和方向、煙氣的來源及溫度的高低等,判斷火災的大體方位和情況,以便作出決策,迅速通過捷徑脫離危險區。
(5)火區回風側人員逆煙撤退具有很大的危險性,在一般情況下不要這樣做。除非是在附近有脫離危險區通道出口,而且又有脫離危險區的把握時,或是只有逆煙撤退才有爭取生存的希望時,才采取這種撤退方法。
(6)撤退途中,如果有平行并列巷道或交叉巷道時,應靠有平行并列巷道和交叉巷口的一側撤退。并隨時注意這些出口的位置,盡快尋找脫險出路。
(7)當煙霧在巷道里流動時,一般巷道空間的上部煙霧濃度大、溫度高、能見度低,對人的危害也嚴重,而靠近巷道底板情況則要好一些,有時巷道底部還可能會有比較新鮮的低溫空氣流動。為此,在有煙霧的巷道里撤退時,在煙霧不嚴重的情況下,即使為了加快撤退速度也不應直立奔跑,而應盡量躬身彎腰,低著頭快速前進。
(8)在高溫濃煙的巷道撤退還應注意利用巷道內的水,浸濕毛巾、衣物或向身上淋水等辦法進行降溫,或利用隨身物件等遮擋頭面部,以防高溫煙氣的刺激等。
通過中科建安的梳理與引導,希望考生們能夠熟練掌握主要災害自救與互救的要點,將其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在中級注安的考場上,愿每位考生都能憑借扎實的知識與冷靜的判斷,書寫屬于自己的輝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