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安實務化工安全簡答題】
X公司原工藝條件以Cu/Mn為催化劑、體系壓力于4.5Mpa、反應時長6.0h、設定溫度95±5℃,原工藝轉化率偏產品存在色差。引進英國N大學和D公司合作開發擬利用Co/催化劑、乙酸溶劑,空氣為氧化劑的催化氧化新工藝。項目中試反應釜爆炸,導致近多名作業人員當場死亡的較大安全生產事故。
查閱操作記錄顯示:
1.上批次物料工藝參數波動較大,原設定反應時長4.0h、反應溫度75±5℃、設計壓力3.0Mpa,但反應效果不佳。經中試項目負責人審批決定沿用原工藝條件,增加時長提高溫度。
2.上批次物料卸料后檢查反應釜,發現存在大量黑色焦油狀物質附著在反應釜壁板上難以清理,推測應屬于高活性催化劑導致的底物結焦。
3.中試用反應釜,原設計承壓5.4Mpa(安全閥整定壓力5.0Mpa)滿足工藝條件要求的3.0Mpa的工作壓力。
4.反應釜分別于距離下封頭0.3m、0.45m及0.6m處設置多個溫度取源部件。
5.事故發生前按照現場領導要求,操作人員降低投料量至原來1/2。反應期間顯示底部溫度波動劇烈其余正常,已顯示超壓報警但未及時啟動緊急泄放系統,僅要求切斷蒸汽供應并安排5名作業人員罐體噴淋降溫。30min后,反應釜整體爆炸,現場作業人員無一幸免。
事故調查分析:
1.釜體反應溫度波動劇烈推測因投料量過低,液位不能完全浸沒溫度計和攪拌槳。
2.安全閥失效,緊急泄放裝置未被正常開啟。
3.現場反應釜夾套蒸汽閥門均為手動調節閥,一直存在溫度波動較大的問題。
據上述案例背景,回答下列問題:
1.安全閥的設置是否滿足要求,如滿足要求試分析導致安全閥未動作的原因。
2.據相關設計依規范要求,反應釜應有足夠的傳質傳熱條件,識別上述背景中的安全隱患并提出應對措施。
3.為預防此類安全事故的發生確定應做重點監管的各項因素。
4.該項目反應釜改造結束后及時提出了安全設施設計審查申請,包括以下文件資料:安全設施設計審查申請、設計單位的涉及資質證明文件、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文件資料,試分析應補全的審查資料。
答案:
本題解析:
1.
(1)滿足要求1)反應釜設計承壓5.4Mpa滿足工藝條件要求的3.0Mpa的工作壓力;2)安全閥整定壓力5.0Mpa滿足事故泄壓的要求。
(2)根據上述案列推斷安全閥失效的原因:1)安全閥進口處的截斷閥處于關閉狀態。2)上批次物料產生的氧化結焦導致安全閥進口管道被堵塞。3)上批次物料產生的氧化結焦導致安全閥閥片、閥座黏連。
2.
(1)液位不能完全浸沒溫度計,導致不同位點溫度波動極大,不具備代表性;應在反應釜底部增設溫度取源件或增加投料量。(2)液位不能完全浸沒攪拌槳,影響傳質效果可能存在局部熱點;應改變反應漿形式保證傳質條件或增加投料量。(3)現場反應釜夾套蒸汽閥門均為手動調節閥,難以精確調節釜內介質溫度;可利用自動化儀表控制體系溫度,考慮到工藝條件簡單設置常規儀表將體系溫度和供熱系統供熱量形成聯鎖關系。
3.
1)人—查思想、查意識、作業及應急處置水平;2)管理—查制度、查管理、查隱患、查整改時限;3)查生產設備、查輔助設施、查安全設施、查作業環境
4.
①建設項目審批、核準或者備案的文件:項目合規性審查②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審查申請:申請書③設計單位的設計資質證明文件:設計資質證明④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具體技術措施、設計參數⑤建設項目安全預評價報告及相關文件資料:預評審合規性⑥法律、行政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文件資料
微信掃描上方“安全工程師做題寶”小程序二維碼,立即使用免費安全工程師考試題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