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安實務化工安全簡答題】
某縣一工廠有生產科、技術科、銷售科、安全科和工會等。2006年5月3日,該廠氨氣管道發生泄漏,3名員工中毒。在事故調查時,廠長說:“因管道腐蝕造成氨氣泄漏,為不影響生產,廠里組織了幾次在線堵漏,但未成功,于是準備停車修補。”生產副廠長說:“緊急停車過程中,員工甲未按規定程序操作,導致管道壓力驟增、氨氣泄漏量增大,采取補救措施無效后,通知撤離,但因撤離方向錯誤,致使包括甲在內的現場3名員工中毒。”員工甲說:“發現泄漏后沒多想,也沒戴防護面具就進行處理,再說廠內的防護面具很少而且很舊了,未必好用。”員工乙說:“當時我是聞到氣味,感覺不對才跑的,可能是慌亂中跑的方向不對,以前沒人告訴過什么情況下該往哪跑、如何防護,現在才知道廠里有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安全科長說:“編制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是廠長下達給安全科的任務,由安全科員工組成編制組,預案經我審查后,由生產副廠長簽發。”事故調查人員調查確認廠長、生產副廠長、員工甲、員工乙和安全科長所說情況基本屬實,并發現預案簽發人為已調離該廠的原生產副廠長,簽發日期為2005年7月8日,預案沒有在屬地負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部門備案。[2006年真題]
根據以上場景,回答下列問題:
1.按照應急準備要素的要求,指出該廠在應急準備工作中的不足。
2.指出該廠在預案編制和預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建議。
3.結合此次氨氣泄漏事故,說明該類應急救援預案中人員緊急疏散、撤離應包括的內容
答案:
本題解析:
1.應急準備是為有效應對突發事件而事先采取的各種措施的總稱,包括意識、組織、機制、預案、隊伍、資源、培訓演練等各種準備。從應急管理的階段看,應急準備工作體現在預防工作所需的意識準備和組織準備,監測預警工作所需的物資準備,響應工作所需的人員準備,恢復工作中所需的資金準備等各階段的準備工作。
根據以上場景描述,該廠在應急準備方面存在以下問題:
(1)沒有成立相應的應急組織。
(2)防護面具陳舊、數量不夠,說明該廠對應急資源準備不足。
(3)對相關人員教育、培訓不夠,導致出現氨氣泄漏時,不知如何處理、向什么方向疏散。
(4)未進行應急預案演練,員工對應急預案不熟悉。
(5)應急組織權限不明確。
2.該廠在預案編制和預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建議具體如下:
(1)存在問題:事故應急科救援預案僅由安全科編制。
改進建議: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應該由生產、安全、技術、人力資源、衛生環境部門共同組成編寫組編寫,預案編制完成后,要征求各部門的意見,包括高層管理人員,中層管理人員,人力資源部門,工程與維修部門,安全、衛生和環境保護部門,鄰近社區,市場銷售部門,法律顧問,財產部門等。
(2)存在問題:預案經安全科長審查,由生產副廠長簽發。
改進建議:預案應經本單位各級管理人員、應急管理人員和應急響應人員充分討論、修訂和評審,即進行內部評審。如果涉及外單位,還應該進行外部評審。經過評審的預案,由單位主要負責人(廠長)批準、簽發。
(3)存在的問題:預案沒有在屬地負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部門備案。
改進建議:預案在評審后,應該按規定報送有關部門備案,并經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簽署發布。
(4)存在問題:員工不知道廠里有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改進建議:預案經批準發布后,應組織落實預案中的各項工作,如開展應急預案宣傳、教育和培訓,落實應急資源并定期檢查,組織開展應急演習和訓練,建立電子化的應急預案,對應急預案實施動態管理與更新,并不斷完善等。
(5)存在的問題:預案編寫完成后沒有演練、評審和修訂。
改進建議:預案簽發后應組織演練、再評審和再修訂。
(6)存在的問題:預案沒有及時更新,簽發日期為2005年7月8日,原負責簽發的副廠長調離,2006年5月3日發生事故。
改進建議:場內有關情況發生時,應及時更新預案。
(7)存在的問題:預案沒有按有關規定報屬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備案。
改進建議:應急預案應向屬地負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部門備案。
3.該類應急救援預案中人員緊急疏散、撤離應包括的內容:
(1)疏散決策的依據和疏散決策的作出。
(2)疏散工作的組織。
(3)事故現場人員清點,撤離的方式、方法。
(4)非事故現場人員撤離的方式、方法。
(5)周邊區域單位、社區人員的撤離方式、方法。
(6)各種情況下的疏散路線和疏散距離。
(7)疏散運輸工具(必要時)。
(8)搶救人員在撤離前、撤離后的報告。
(9)安全庇護場所和安全安置(必要時)。
微信掃描上方“安全工程師做題寶”小程序二維碼,立即使用免費安全工程師考試題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