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注安師-化工多選題
A焦化廠為民營企業,從業人員1000人,2009年發生生產安全事故2起,造成2人輕傷。該廠因精苯工業廢水兌水稀釋后外排,被環保部門責令整改。該廠采取的措施是將廢水向煤堆噴灑,這樣既抑制了揚塵,又避免了廢水外排。為防止相關事故發生,該廠于2009年5月20日制定實施了《A焦化廠精苯污水噴灑防塵管理辦法》。2011年5月11日15時20分許,A廠備煤工甲、乙在進行帶式輸送機巡檢作業時聞到強烈異味,隨后兩人分別前往不同部位查找原因。15時38分,乙聽到從甲的方向傳來一聲悶響,氣浪迎面撲來,發現通廊部分坍塌。乙立即呼救。廠領導接到報告后,迅速組織對帶式輸送機通廊坍塌現場進行搜救,在帶式輸送機通廊北端發現甲倒在廢墟中。甲頭部有明顯外傷,身上大面積燒傷,經醫務人員確認已經死亡。事故調查確認,此次事故為1號煤倉內苯蒸氣爆炸事故。在含苯廢水向煤場內煤堆噴灑1年后,廢水管道斷裂,廢水從管道斷裂處流人煤堆底部,經帶式輸送機運輸,大量含苯煤粉進入1號煤倉,從含苯煤粉中揮發出的低濃度苯蒸氣積累、聚集達到爆炸極限,遇到點火源后引起爆炸。
A廠工作場所存在的職業性有害因素包括( )。
A 煤塵
B 苯
C 氯
D 高溫
E 焦爐煤氣
答案:ABDE
解析:
各種職業性有害因素按其來源可分為以下3類:
(l)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有害因素:①化學因素。包括生產性粉塵和化學有毒物質。生產性粉塵,如硅塵、煤塵、石棉塵、電焊煙塵等。化學有毒物質,如鉛、汞、錳、苯、一氧化碳、硫化氫、甲醛、甲醇等。②物理因素。如異常氣象條件(高溫、高濕、低溫)、異常氣壓、噪聲、振動、輻射等。③生物因素。如附著于皮毛上的炭疽桿菌、甘蔗渣上的真菌,醫務工作者可能接觸到的生物傳染性病原物等。
(2)勞動過程中的有害因素:①勞動組織和制度不合理。勞動作息制度不合理等。②精神性職業緊張。③勞動強度過大或生產定額不當。④個別器官或系統過度緊張,如視力緊張等。⑤長時間不良體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
(3)生產環境中的有害因素:①自然環境中的因素,如炎熱季節的太陽輻射。②作業場所建筑衛生學設計缺陷因素。如照明不良、換氣不足等。A廠為焦化廠,存在高溫,煤塵及焦爐煤氣,同時產生精苯工業廢水,存在苯。
微信掃描上方“注冊安全工程師做題寶”小程序二維碼,立即使用免費注冊安全工程師考試題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