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臺收到不少留言:“學不進去,焦慮到失眠”“背了忘、忘了背,心態崩了”“看到書就想扔,完全不想學”……備考就像一場馬拉松,跑到一半突然腿軟、心慌,甚至想放棄,太正常了!但別慌,今天咱們就聊聊,如何穩住心態、熬過倦怠期,把備考這條路走到底。
一、心態調整:三招讓焦慮“退退退”
備考心態崩了,多半是“想太多”和“做太少”在作祟,試試這三招,焦慮瞬間“泄氣”。
第一,別跟別人比進度,只跟自己比成長。總有人復習得比你快、刷題比你多,但每個人的基礎和節奏不同,盲目比較只會讓自己更焦慮。比如,有人三個月學完四科,但知識點一知半解;有人五個月穩扎穩打,但基礎扎實。建議每天記錄自己的學習成果,比如“今天背了10條法規”“搞懂了TN-S系統原理”,看到進步,焦慮自然減少。
第二,把“考不過怎么辦”換成“我能學到什么”。備考不是“賭博”,考不過天不會塌,但學到的東西會一直跟著你。比如,學“事故應急預案編制”,不僅是為了考試,更是為了以后工作中能應對突發情況。每天睡前想想“今天學到了什么新技能”,成就感會沖淡焦慮。
第三,允許自己“擺爛”半天,但別超過一天。學累了、心態崩了,別硬撐,給自己放半天假,追個劇、吃頓火鍋,但別放縱太久。比如,周末學累了,可以周日晚上徹底放松,但周一必須重新投入戰斗。短暫的休息是為了更好地出發。
二、倦怠期突破:四步讓學習“滿血復活”
學習倦怠期就像“手機沒電”,得趕緊充電,試試這四步,動力立馬拉滿。
第一步,換科目“換腦子”。四科內容不同,學累了某科,就換一科。比如,學煩了法規的條文,就換技術的案例分析;看膩了管理的理論,就換實務的真題演練。不同科目切換,大腦不容易疲勞。
第二步,拆任務“降難度”。倦怠期最怕“任務太大”,比如“今天必須學完一章”,容易讓人望而卻步。建議把任務拆小,比如“今天只學‘特種設備安全技術’中的鍋爐安全閥”,完成后給自己打個勾,成就感會讓你想繼續學。
第三步,找同伴“抱團取暖”。一個人學容易孤獨,找幾個考友一起打卡、討論問題,比如每天在群里分享學習進度,或者組隊刷題。比如,遇到“電氣安全”的難題,群里一問,可能有人已經搞懂了,還能順便學到別人的思路。
第四步,獎勵自己“加雞腿”。完成階段性目標后,給自己一個小獎勵,比如買件新衣服、吃頓大餐。比如,學完“防火防爆安全技術”后,獎勵自己看一場電影,下次學習動力會更足。
三、長期堅持:兩個“秘訣”穩住心態
備考是一場持久戰,心態調整不是“一次性工程”,得靠日常積累。
第一,每天留出“空白時間”。別把時間排得太滿,留出半小時到一小時的“空白時間”,用來發呆、散步或者聽音樂。比如,晚上學累了,可以下樓散個步,吹吹風,大腦會放松很多。
第二,定期復盤“找信心”。每周或每月復盤一次,看看自己學到了什么、進步了多少。比如,整理錯題本時發現,原來總錯的“安全評價”類題目,現在正確率提高了,這就是信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