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
近年來,我國化學工業迅猛發展,部分早期建設的化工裝置已運行較長年限,設備疲勞、管道老化、系統故障率上升等問題逐步顯現,生產穩定性、設備可靠性逐年降低,安全風險增大,近幾年已引發多起事故。開展老舊裝置安全風險防控專項整治,是全面排查、精準管控化工行業發展進程中積累風險的重要舉措,是統籌好發展和安全、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必然要求。
近期,筆者參加了某省危險化學品生產使用企業老舊裝置風險評估工作。經過專家組現場專項排查評估,多數企業的老舊裝置安全風險等級為高安全風險(紅色)或較高安全風險(橙色),裝置生產運行狀況不容樂觀。分析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問題:
老舊裝置固有風險高
從檢查評估看,多數企業的老舊裝置在2000年前后建設,建設時間久遠,起點底,布局不合理,工藝落后。存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質的設備敞開式操作,比如抽濾,生產設備正常生產和使用過程中,向工作場所逸散有毒有害物質;特種設備制造材料與制造標準低;對有抗震要求的生產設備,未采取抗震安全措施;有的設備在臨界壓力下操作,如某企業的加壓精餾塔安全閥整定壓力高于加壓精餾塔設計壓力;腐蝕檢測不到位,多數企業未建立設備防腐蝕檢測數據庫,沒有測厚儀器和手段,測厚記錄不真實;個別裝置的DCS、PLC系統未有效升級等。
老舊裝置安全管理漏洞多
一是企業操作規程制定管理不規范。生產過程的關鍵控制參數制定不準確,缺少聯鎖、報警值、可燃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工藝指標值;缺少臨時操作、緊急停車、操作過程的人身安全保障和職業健康注意事項等內容。二是老舊裝置變更多,風險隨之增大。如:個別企業隨意更換壓力容器、壓力管道,既沒有委托有資質的設計單位進行設計、安裝,也未履行變更手續,設備管理混亂,檢維修活動很隨意,潛在的風險危害極大。三是三年行動清零工作未完成。
部分企業在易燃易爆生產區內仍設有控制室、休息室、巡檢室,在易燃易爆車間現場設有固定操作崗位。四是氣體報警系統運行與報警管理存在問題。企業有毒氣體探測報警系統接入PLC系統中,未獨立于基本過程控制系統;氣體報警器經常性報警未及時處理。
老舊裝置自動化程度低
涉及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工工藝、毒性氣體和爆炸品的生產裝置自控裝置設置不完整,自動化程度不高。如:某企業涉硫化氫崗位,屬于間歇操作,現場全靠操作工手動操作,物料取樣采用敞開式取樣方式,硫化氫泄漏風險時時威脅著現場員工,中毒死亡的潛在風險極大。
老舊裝置壓力容器、
壓力管道泄漏風險高
多數企業的壓力容器和壓力管道經過了多年沖刷、腐蝕,在彎頭、變徑、三通等易受物料沖刷的部分減薄較快;電氣儀表系統老化、緊急切斷閥故障率高、安全控制能力不足,動設備監測不足,比如老舊壓縮機的運行聯鎖信號現場PLC不能遠傳到控制室監控。在生產工況不穩定的情況下,以上因素很容易造成物料泄漏而無法控制,潛在的泄漏風險很高。
企業應加快對老舊裝置的升級改造:
一是重點考慮老舊裝置發生火災爆炸、毒性氣體泄漏等事故的可能性和嚴重性,高度關注火災爆炸、中毒窒息等高風險點,控制導致超壓、泄漏的關鍵環節。對于煉油企業的老舊裝置,要關注高壓串低壓。對于精細化工企業,要關注忌水化學品,比如甲醇鈉、乙醇鈉、氯化亞砜、酰氯類、三氯化磷、三氯氧磷的換熱設備等。
二是加強老舊裝置壓力容器和壓力管道的識別、統計與合規性管理,加大檢測頻次,開展預防性維修,關鍵設備裝備在線監測系統。定期監(檢)測檢查關鍵設備、連續監(檢)測檢查儀表,及時消除靜設備密封件、動設備易損件的安全隱患。定期檢查壓力管道閥門、螺栓等附件的安全狀態,及早發現和消除設備缺陷。
三是加強動設備管理。編制完善的動設備操作規程,自動監測大機組和重點動設備的轉速、振動、位移、溫度、壓力、腐蝕性介質含量等運行參數,及時評估設備運行狀況。
四是加強防腐蝕管理,確定檢查部位,定期檢測,建立檢測數據庫。對重點部位要加大檢測檢查頻次,及時發現和處理管道、設備壁厚減薄情況;定期評估防腐效果和核算設備剩余使用壽命,及時發現并更新更換存在安全隱患的設備,特別是硫化氫、硫酸、氫氟酸、氯化氫、氯離子等腐蝕性介質的壓力管道,重點關注彎頭、變徑、三通等易受物料沖刷的部分。
五是加強安全儀表系統管理。與設計單位核實安全儀表系統的設置,開展安全儀表系統安全完整性等級驗證,按照安全儀表系統安全完整性周期要求,定期對安全儀表系統進行全面的檢驗測試,確保安全儀表系統處于正常投用狀態。
來源:中國化學品安全協會
下一篇:注冊安全工程師一級和二級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