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安實務化工安全簡答題】
2018年7月12日18時42分33秒,位于宜賓市江安縣陽春工業園區內的宜賓恒達科技有限公司發生重大爆炸著火事故,造成19人死亡,12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4142余萬元。公司廠區占地面積約25畝,總建筑面積6339平方米,建有辦公樓(辦公樓與職工宿舍共用一棟建筑)、一車間、二車間、三車間、精制車間、儲罐區烘房、分析樓、庫房
一、庫房
二、變配電室、制冷機房、門衛室。主要建筑物一車間、二車間、三車間位于廠區中部西側由北向南依次排列,均為地上三層鋼結構建筑,建筑面積896.67平方米;庫房一、庫房二位于廠區東側。
1.事故裝置生產工藝咪草煙合成過程中原料丁酰胺的脫水采取加入甲苯并升溫,利用甲苯和水互不相溶,能與水形成共沸物,共沸物冷凝后在分層器分為兩層,實現水與甲苯的分離。具體操作為向脫水釜中加入甲苯和丁酰胺,邊攪拌邊向夾套通入蒸汽加熱升溫,共沸脫水(108℃左右);待分水器內無水脫出后,蒸出甲苯。甲苯回流到釜中再次與釜內物料中的水形成共沸物,進而將物料丁酰胺帶入的水不斷蒸出。
2.事故裝置變更情況根據原設計單位提供的設備安裝圖,二車間共設計有12臺釜,現場勘驗發現二車間共有18臺釜,事故單位擅自增加了釜的數量,且未履行相關設計變更和變更管理手續。
3.事故裝置自動控制情況發生事故的生產裝置未設置自動化控制系統,原設計的二車間DCS控制系統、ESD緊急停車系統現場實際未安裝,無可燃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系統和消防系統。生產設備、管道工藝參數的觀察和控制僅靠現場人工觀察壓力表、雙金屬溫度計及人工手動操作,設備的全部工藝參數均未實現遠傳。12日11時30分左右,物流公司吳某將2噸標注為原料的COD去除劑(實為氯酸鈉)送達恒達公司倉庫。隨后,庫管員宋某請三車間副主任查某安排3名工人完成了卸貨。入庫時,宋某未對入庫原料進行認真核實,將其作為原料丁酰胺進行了入庫處理。14時左右,二車間副主任羅某開具20袋丁酰胺領料單到庫房領取咪草煙生產原料丁酰胺,宋某簽字同意并發給羅某33袋“丁酰胺”(實為氯酸鈉),并要求羅某補開13袋丁酰胺領料單。17時20分前,2R301釜完成投料。17時20分左右,2R301釜夾套開始通蒸汽進行升溫脫水作業。18時42分33秒,正值現場交接班時間,二車間三樓2R301釜發生化學爆炸。爆炸導致2R301釜嚴重解體,隨釜體解體過程沖出的高溫甲苯蒸氣,迅速與外部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并產生二次爆炸,同時引起車間現場存放的氯酸鈉、甲苯與甲醇等物料殉爆殉燃和二車間、三車間的著燃燒,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根據以上場景,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生產過程有害因素分類代碼》(GBT13861-2022),指出該車間可能存在的危險和有害因素。
2.試寫出該企業應執行的《裝置開停工管理制度》中開停工方案應包含的主要內容。
3.試寫出該企業進入壓力容器作業前進行系統隔絕時的安全規定。
4.儲罐定期檢查維護分為外部檢查維護和全面檢查維護,請簡述儲罐外部檢查應包括的內容。
5.該起事故發生的間接原因有公司操作規程不健全,未制定壓力容器耐壓試驗安全操作規程。請寫出壓力容器耐壓試驗作業安全操作規程。
答案:
本題解析:
1.該車間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有:人的因素:操作錯誤:宋某未對入庫原料進行認真核實;物理因素:噪聲:加工車間存在噪聲;設備設施缺陷:ESD緊急停車系統現場實際未安裝;信號缺陷:無可燃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系統;高溫:反應釜中存在高溫。化學因素:有毒物質:甲苯;易燃物質:甲苯、煙酰胺。管理因素:操作規程不規范。
2.該企業開停工方案應包含的主要內容有:
(1)開停工過程的主要步驟及關鍵操作步驟要求;
(2)開停工過程的時間統籌圖;
(3)開停工前應做的具體準備工作內容;
(4)開停工過程應采取的安全措施和環保措施的具體要求;
(5)裝置開停工過程中涉及到的吹掃試壓、氣密、真空試驗等環節的具體要求;
(6)裝置開停工過程中的操作人員現場檢查要求;
(7)裝置開停工過程中開工原料供給安排、公用工程配合方案等。
3.盲板抽堵作業安全要求
(1)易燃易爆場所進行盲板抽堵作業時,穿防靜電鞋服,使用防爆燈具工具;
(2)距離盲板抽堵作業30m內不得有動火作業;
(3)作業時,作業點壓力應降為常壓,并設專人監護;
(4)不應同時在同一管道上兩處及兩處以上進行盲板抽堵作業,拆卸法蘭時應隔1個螺栓逐步松開;
(5)工作照明應使用防爆燈具,禁止用鐵器敲打管線、法蘭。
4.儲罐外部檢查應包括:
(1)罐體檢查。檢查罐頂和罐壁是否變形,有無嚴重的凹陷、鼓包、褶皺及滲漏孔。對有保溫的儲罐,罐體無明顯損壞、保溫層無滲漏痕跡時,可不拆除保溫層進行檢查。
(2)罐頂、罐壁測厚檢查。每年對儲罐頂、壁進行一次測厚檢查。測厚點宜固定,設有測量標志并編號。有保溫的儲罐,其測點處保溫應做成活動塊便于拆裝。
(3)配件、附件檢查。檢查進出口閥門、人孔、清掃孔等處的緊固件是否牢靠;消防泡沫管是否有油氣排出,端蓋是否完好;儲罐盤梯、平臺、抗風圈、欄桿、踏步板的腐蝕程度;儲罐照明設施的完好程度。
(4)焊縫檢查。用5~10倍放大鏡觀察罐體焊縫,尤其要重點檢查壁板與邊緣板之間角焊縫及下部二圈壁板的縱、環焊縫及T形焊縫;注意檢查進出口接管與罐體的連接焊縫有無滲漏和裂紋。若邊緣板已做防水處理,沒有異常可不檢查角焊縫。
(5)防腐、保溫(冷)層及防水檐檢查。檢查罐體外部防腐層有無脫落、起皮等缺陷,保溫(冷)及防水檐是否完好。若發現保溫(冷)層破損嚴重,應檢查罐壁的腐蝕程度。
5.壓力容器耐壓試驗安全規程:
(1)試壓場地應地面平整,地基堅固,必要時應鋪設鋼板以提高地面的承載力。
(2)試驗前檢查各電器開關、線路是否完好并合乎安全要求。行燈電壓不準超過36伏,并應用防水線。所有電器接觸應良好。
(3)試壓現場周圍應拉警戒繩,劃定警戒區域,放置“正在試壓”、“禁止入內”警示牌。試驗現場應禁止無關人員進入。試驗人員不許進行其它工作。
(4)試驗前,應檢查水泵是否完好,水泵與試驗場地連接管是否暢通。
(5)試驗時,絕不允許跳躍式的增壓,降壓時應平穩逐漸地降低,以防止水壓沖擊而破壞管接頭的密封。
(6)水壓試驗人員,當工件帶壓力時,不準離開工作崗位。嚴禁敲擊容器,一切人員都不得在可能出現螺栓斷裂和密封墊被擊穿的正前方向等不安全的地方停留。
(7)耐壓試驗前必須復查有關技術文件,制定試驗方案,確定試驗壓力,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8)參與耐壓試驗的人員必須佩戴相應的個體防護用品。
微信掃描上方“安全工程師做題寶”小程序二維碼,立即使用免費安全工程師考試題庫!